自动驾驶芯片大时代来临,谁将登上新王座?
作者 | 董武英编辑 | 夏益军
过去二十年,智能手机引领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在这个大时代,SoC芯片成为智能手机芯片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在这个市场上,最终催生出高通、联发科、三星、华为等全球性芯片巨头。
但遗憾的是,随着华为遭遇制裁,在智能手机SoC领域,国产芯片仅剩下紫光展锐一个独苗。
伴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见顶,车载主控芯片成为手机芯片巨头们瞄向的下一个战场。智能手机市场在2022年真正展现出增速放缓的势头,在此之前,智能手机SoC芯片巨头高通已经开始大力发展汽车主控芯片,华为更是全面发展智能汽车业务,其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已经搭载于部分量产车型上。
而在自动驾驶芯片市场上,最初的“老大”Mobileye逐渐没落,而英伟达逐渐成为了新一代的领导者。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们的新车型上,基本上都搭载了英伟达最新的Orin自动驾驶芯片。
与此同时,国内自动驾驶芯片独角兽企业也正在开疆扩土。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加速上车,应用于多款新车型上。黑芝麻智能与江汽集团达成合作,四号车型将搭载其华山二号A1000系列产品。
除此之外,选择自研自动驾驶芯片产品的整车厂也形成一股新势力。除特斯拉外,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更是自研完全自主产权的自动驾驶芯片凌芯01,并搭载于零跑C11车型上。
可以看到,自动驾驶芯片的竞赛已经开启,而国产自动驾驶芯片企业目前表现可圈可点。在这个广阔的市场上,国产自动驾驶芯片企业有望取得更大的胜利。
/ 01 /
自动驾驶芯片“造浪”时代
这个年头,如果一辆新车上没有配备智能驾驶,那你出门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虽然受限于技术原因和政策因素,现阶段自动驾驶仅能实现了L2及L2+级别,最多实现智能泊车、自动辅助变道等辅助功能,但这丝毫未影响整车厂对于智能辅助驾驶的热情。
从2020年开始,智能辅助驾驶普及程度正在不断提升。根据IDC此前发布的《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市场数据追踪报告》数据,在2021年Q1,国内L2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渗透率仅为7.5%,而到了2022年Q1,仅仅一年时间,L2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渗透率已经达到了23.2%。
另据东吴证券统计数据,从2021年Q1至2022年Q1,在L2自动驾驶代表功能APA自动泊车上,造车新势力渗透率为60%左右,传统车企渗透率基本保持在15%到20%之间。
,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推进,无论是整车厂还是零部件供应商都迫切需要落地L3乃至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
近日,在深圳市人大常委发布的2022年立法计划中,《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排在首位,相关管理条例已经过了发布前的三审阶段。这部《管理条例》是全国首个对L3及以上自动驾驶权责、定义等重要议题进行详细划分的官方管理文件,将有望为已经达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车型合法上路扫清政策障碍。
虽然L3及更高阶自动驾驶尚未落地,但不难发现,在市场的热烈期待之下,L2级自动驾驶的普及以及更高阶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预配置已经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中最为确定的发展趋势。
作为实现自动驾驶硬件核心支撑,自动驾驶芯片自然迎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如果参考智能手机SoC产品的产业链地位、发展节奏和最终格局,自动驾驶芯片最终也将成为一场比拼资本与技术实力的突围战。最终,几个核心玩家将通吃整个市场。
也正因此,自动驾驶芯片再次立于浪潮之巅。作为汽车芯片中最能代表智能汽车时代的半导体产品之一,自动驾驶芯片将伴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普及,成为汽车行业新的价值增长点。各大半导体巨头纷纷大笔投入,努力抢夺先发优势。
/ 02 /
旧王没落,谁将登上新王座?
自动驾驶芯片已经成为了芯片巨头们的必争之地。
在2020年之前,Mobileye是全球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的绝对霸主。在自动驾驶领域,Mobileye起步极早,早在2007年就推出了第一代自动驾驶芯片EyeQ1。到2021年,Mobileye旗下自动驾驶芯片EyeQ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经达到了1亿,取得了极为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
随着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Mobileye也成为了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的合作伙伴。2014年,特斯拉与Mobileye达成合作,旗下车型搭载了EyeQ3系列芯片,但合作仅两年后,特斯拉在2016年与Mobileye分手,转投英伟达的怀抱。后来,特斯拉开启自研自动驾驶芯片之路。
事实上,蔚来目前最为卖座的三款车型ES8、ES6和EC6均搭载了EyeQ4系列自动驾驶芯片。最早的理想ONE和小鹏G3也搭载了同款芯片,但后续升级的2021款理想ONE搭载了国内自动驾驶芯片企业地平线的征程3芯片,小鹏P7和P5均选择了英伟达的Xavier芯片。
但是,Mobileye芯片也有着极大的弊端,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是一个黑箱,车企无法对内部算法进行调整,也无法在使用Mobileye芯片的同时自行开发视觉感知算法,更无法搜集、分析利用每一辆车所产生的行驶数据。同时,EyeQ系列芯片更新换代较慢,很难满足整车厂效能提升需求。
伴随着Mobileye的没落,英伟达成为整车厂们的新选择。英伟达在传统显卡领域的地位无需多言,近年来,英伟达在CPU和NPU等新领域攻城略地,成为全球芯片领域最具活力的巨头,甚至没有之一。
英伟达2015年推出NVIDIA DRIVE系列产品,其中DRIVE PX面向自动驾驶,随后迭代出DRIVE PX2、DRIVE PX Xavier、DRIVE PX Pegasus、Drive AGX Orin数个自动驾驶平台。目前,英伟达产品具备一定性能优势。
造车新势力们新一代车型中,蔚来ET7、ET5和ES7均采用英伟达Orin芯片,小鹏G9同样如此,而理想第二款车L9则采用了英伟达Orin芯片结合地平线征程3、征程5芯片的综合方案。
除此之外,上汽集团旗下智己和非凡汽车,威马新车型M7,高合汽车HiPhi Z等新车型均采用了英伟达Orin芯片。从2023年上半年开始,比亚迪部分新能源车型也将搭载基于Orin芯片打造的自动驾驶系统。
可以看到,截至目前,英伟达在自动驾驶芯片已经形成了极强的竞争优势。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上,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逐渐成为标准配置。
不过,自动驾驶芯片市场方兴未艾,格局未定,英伟达虽强,但竞争对手们也在加速突围。
/ 03 /
百花齐放,国产芯片正在崛起
目前阶段,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在算力性能上处于领先地位。但这并不能阻挡半导体巨头们争夺这一块大蛋糕。
对英伟达来说,最大的对手来自于消费电子。截至目前,在智能座舱领域,高通已经成为了主流的芯片供应商。新一代芯片SA8155P更是成为现有新车型发布的最大卖点,已搭载蔚来ET7、威马EX5、小鹏G9、理想L9、智己L7等新车型上。
考虑到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深度融合趋势,高通近年来也在加速布局自动驾驶芯片。2020年1月,高通发布全新的自动驾驶平台Snapdragon Ride。今年五月,大众与高通达成合作,大众所有汽车品牌自2026年起均将使用高通自动驾驶SoC。不过,截至目前,高通自动驾驶芯片尚未量产。
除高通之外,华为也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领域。华为推出了适用于自动驾驶的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近期上市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即采用了MDC 810计算平台,算力高达400TOPS。截至目前,极狐、阿维塔、哪吒等品牌旗下数个车型预计采用华为自动驾驶平台。
除高通、华为这两大芯片巨头外,目前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走得更远的是国内两家独角兽企业。
首先即是地平线。地平线2015年成立,专注于自动驾驶AI芯片。截至目前,地平线征程系列已经发布了四代自动驾驶AI芯片。其中征程2搭载于长安汽车旗舰车型UNI-T,成为首个上车量产的国产自动驾驶AI芯片。
在即将上市的新车中,自游家汽车将陆续搭载地平线的征程2和征程5芯片,奇瑞汽车全新旗舰产品瑞虎8 PRO采用征程3芯片,理想L9采用地平线征程系列和英伟达Orin芯片的组合解决方案。
可以看到,在国产自动驾驶芯片领域,地平线已经实现量产上车。难能可贵的是,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也在中高端车型上取得一定突破。因此,地平线已经成为行业内最受期待的自动驾驶芯片企业。
其次,黑芝麻也是国内优秀的自动驾驶企业之一。黑芝麻智能专注于研发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已经发布华山系列2代4颗高性能自动驾驶芯片产品,形成了两大核心IP及FAD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的全栈式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今年5月,黑芝麻智能与江汽集团达成合作,江淮汽车旗下思晧车型将搭载华山二号A1000芯片。
除此之外,国内发力自动驾驶芯片的企业并不算少,寒武纪、芯驰科技等均纷纷入局,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更是自研圈圈自主产权的自动驾驶芯片凌芯01,并搭载于零跑C11车型上。目前来看,以特斯拉和零跑为代表的车企自研趋势也正在形成。
不难发现,现在正是自动驾驶芯片行业发展初期,行业领先者并未形成绝对的优势。同时,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的特性,决定了该产品很难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不过,现阶段也正是各大自动驾驶芯片企业跑马圈地的最佳时期。哪款芯片产品能够积累更多客户,就更容易形成更为成熟的生态体系,这将为后续竞争积累更大优势。
自动驾驶芯片的竞赛已经开启,而国产自动驾驶芯片企业目前表现可圈可点。在这个广阔的市场上,国产自动驾驶芯片企业有望取得更大的胜利。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财经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